新闻动态

美国自食恶果,订单暴跌大规模停航,多个中国出发航次被取消!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6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77

这并非危言耸听,若照此态势发展,全球航运业的寒冬即将席卷而至!

近期,来自中国的航运动态令人对国际航空运输业的未来忧心忡忡 —— 逾 80 个航次被迫取消,货轮停泊港口待命,集装箱订单量呈现断崖式下跌。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、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,航运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。这一切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?

4 月 16 日的一则新闻如深水炸弹般,揭开了国际航运业的窘迫现状。由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,中国输美商品数量锐减,直接冲击了中美间的航运业务。在关税制裁的影响下,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骤降,逾 80 个航次不得不取消,跨太平洋航线的运价承受着巨大下行压力。

表面看美国在贸易战中占据上风,但数据背后却是美国企业的连连叫苦。中国输美货物减少,美国运输公司与港口同步失去订单,业务亏损不可避免。

美国金融信息网 4 月 13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美国海上贸易正面临空前压力 —— 第一季度集装箱预订量已出现 "崩盘",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,大量订单陷入冻结状态。4 月上旬,美国集装箱订单周环比暴跌 67%, outbound 订单量下降 40%,这种双向下滑表明美国经济在关税阴影下同样举步维艰。可以预见,若此态势持续,美国商场将面临货品短缺的窘境。

事实上,关税战并非美国单边制裁的利器,而是一把伤人伤己的双刃剑。未来,会有更多美国企业为特朗普的激进政策付出代价,而全球经济又将因此承受怎样的冲击?

关税大战的影响已超越贸易企业范畴,负面效应正持续蔓延。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态势早已显现,在悲观情绪笼罩下,消费者信心受到显著冲击,减少消费成为最直接的应对方式。

关税攀升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高企,昔日低价购入的商品如今需花费数倍成本,消费者自然不愿为此买单。更严重的是,高关税直接阻断了部分商品的进口渠道,消费者想买而不得,进一步抑制了经济活力。深谙商道的特朗普岂会不明白此理?只是他更愿借关税手段实现政治图谋罢了。

美国进口订单的断崖式下跌,正是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的直接后果。美国的关税制裁并非仅针对中国,全球多国均受波及,最终引发各国反制措施,致使全球贸易局势骤然紧张,美国进口订单随贸易关系恶化进一步暴跌。

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运输的重要力量,在关税大战中受损更甚。高额关税推升跨境电商成本,消费者无法再通过跨境渠道购买低价商品,直接导致航空运输订单锐减。这场关税大战,实则伤及消费者、贸易商、制造商与运输公司,如此满盘皆输的局面,难道是美国政府初衷?

如今,关税大战不仅让航运公司业务萎缩,航空业亦受牵连。中国及全球多家航空公司为应对订单暴跌,纷纷调整航线,停飞客座率低下的航班。例如,阿联酋航空将北京、上海航线的空客 A380 更换为载客量更少的波音 777。此举虽降低了运营成本,却导致航班运力缩水,旅客选择减少,航空公司面临巨大亏损风险。

中美航运进口订单暴跌、航空公司停航的背后,根源在于美国挑起的贸易大战。进口商忌惮成本飙升,纷纷暂停或取消订单,供应链陷入混乱,航运公司被迫 "躺枪"—— 订单减少导致运力过剩,只能通过取消航次、减少挂靠港口、投入小型船舶等方式止损,这正是当前全球航运业的真实写照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飞行安全隐患。以俄乌冲突为例,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时风险陡增,航空公司与乘客均提心吊胆。

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搅动风云的行径令人愤慨。面对无休止的关税制裁,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减少与美贸易,美国的国际地位岌岌可危。其试图通过制造全球动荡转嫁国内经济压力,却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,这种 "损人不利己" 的心态实乃美国一贯作风。

正如中国古语所言,"美国就是纸老虎"。面对挑战,我们无需畏惧 —— 若其执意对抗,我们自当奉陪到底。